上回提到家庭的主要功能,那麼大家又知不知道父母對於子女的管教模式,會如何影響子女的成長?
發展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Diana Baumrind)提出了「家庭教養模式」,以回應(responsiveness)和要求(demandingness)作為判斷教養方式的單位。回應是指父母對於小孩的情感及需要的回應和接納程度;二要求則是指父母對於孩子行為及表現的管制和要求。
其中一種的失衡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只有高要求多回應的管教模式才能為小孩的成長帶來正面的影響,這種管教模式下的小孩會有較佳的演繹推理能力,上進心比較強,亦不易對考試及成績過分焦慮。低要求的少回應的疏忽冷漠型管教模式咁會令小孩對自己的成長漠不關心,無心學習任何技藝,更加無法享受努力完成任務後的快樂,因此感到人生乏味。
父母對小孩的成長有着無與倫比的影響,除了要求子女達到自己定立的目標及期望外,父母也應該留意子女的需要,並給予適當的滿足。
